【精彩回顾】自由的灵魂,爵士的狂欢——麦克凯莫爵士钢琴音乐会
2017/11/15


      音乐会结束,开车回家的路上不禁想起以前初次接触爵士乐的情境。我平常基本不听爵士乐,说起爵士乐脑海里便浮现起阿姆斯特朗用沙哑的嗓音唱着动人的旋律,手里还拿着他心爱的爵士小号的画面。朋友向我力推Keith Jarrett的科隆音乐会,并告诉我:“这张唱片的地位就相当于古典圈里那张如雷贯耳的小克莱伯指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一般。”这句话可勾起了我的兴致。找来一听,果不其然。这场音乐会全部是由Jarrett在一架钢琴上即兴弹奏。Jarrett的手指仿佛拥有魔力,音乐就像一条小溪直接从Jarrett的心中流进听者的灵魂。一座并不完美的音乐厅与一架声音有缺陷的钢琴在Jarrett神奇的即兴音乐中成就了一场在爵士史上不可错过的音乐会。



      有人说爵士乐是黑种人的灵魂,巧合的是Jarrett和这次来临沂演出的麦克凯莫都是白种人,但对于爵士乐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麦克凯莫自幼是在德国学习的钢琴,方向是古典曲目,钢琴技术自然是毋庸置疑,这在今晚的音乐会中也是有目共睹,今晚的第三首曲目用《野蜂飞舞》和《献给爱丽丝》这两个熟悉的旋律改编而成,其间经过多个变奏,不仅考验钢琴技术,对即兴创作也是个挑战;钢琴独奏的炫技曲目中,清澈的触键在某个瞬间让我想到了早期格伦·古尔德的触键。但不管是古典还是爵士,技术并不是全部,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这是爵士乐手都明白的一件事。



     “有部分学古典音乐的人看不起爵士,这是一个大错误。实际上爵士在许多方面比古典高明……最明显的地方在于节奏和弹性速度的运用。”这句话是我很喜欢的评论家郑延益老师说的,我也深以为然。节奏感恰恰是老师教不了的,是天生带有的感觉。而节奏是爵士的生命,所以很多爵士乐手演绎起古典曲目同样出色(比如上文提到的Jarrett),但学古典音乐的真正能玩好爵士乐却是少之又少。麦克凯莫应该很开心在他的乐队中有位优秀的鼓手,通过几个简单的节奏变化便让观众的心随之跃动起来。



     今晚的演出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那首《Hey Jude》。这是今晚音效最均衡的一首乐曲。之前的乐曲苦于钢琴声部声音太小,被电吉他和架子鼓压了下去。在这首披头士乐队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中,麦克凯莫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的展现这首歌曲柔软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乐队表现的如此均衡的原因:电吉他和架子鼓都轻了下来。下半场一开始的曲目也让我惊喜了一下,麦克凯莫用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开头引入曲目,并在乐曲主题第二遍进入的时候加入了具有爵士风格的变调和装饰音,可见麦克凯莫受到古典乐的影响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里。



      演出选在歌剧厅的确是个好选择,演出效果更能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虽然以牺牲了一部分音质为代价,但也是值得的。麦克凯莫也通过一系列的乐曲和与观众的互动中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观众也随着麦克凯莫在摇摆的节奏中陶醉着。今晚并不是单纯的爵士钢琴音乐会,而是场真正的爵士乐的狂欢!




演出概况



      11月12日19:30,北美音乐王子麦克凯莫爵士钢琴音乐会在临沂大剧院歌剧厅激情上演。这也是麦克凯莫2017中国巡演的最后一站,现场互动不断,高潮连连,麦克凯莫以爵士风格弹奏的《梁祝》《康定情歌》《在水一方》等中国乐曲,让观众耳目一新,即兴演绎的炫技名作《野蜂飞舞》,展现了高难度乐曲演绎的惊人魅力。




      麦克凯莫演出时不带乐谱,甚至连演奏曲目也随心随性,爵士乐的即兴演奏让昨晚的演出变得独一无二,麦克凯莫演奏中频频与另外两名乐手“斗琴”,并且每位乐手在自己的solo环节,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一次次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地板、琴体、皮鞋、甚至身体,麦克凯莫让舞台上的一切都成为了乐器,随着节奏的拍打,麦克凯莫与乐队成员走下舞台与观众们互动,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与放松。这就是爵士乐应该带来的感觉,享受音乐,享受人生。



      麦克凯莫出生在德国,成长在加拿大,欧洲和北美音乐的熏陶加上自身的天赋成就了这个非凡的音乐王子。自1996年发行首张专辑以来,年轻的麦克凯莫共发行了十张畅销专辑,其中就有《Love Light》《Days Like These》《Strut》《No Strings Attached》等七张专辑荣获了加拿大格莱美奖的提名,并最终七次获奖。麦克凯莫最为令人钦佩的是他的钢琴即兴演奏,时而轻柔、时而强烈的音符在喜悦、欢愉、忧郁、悸动的意象中交替着,将每一位观众带入全新的音乐氛围,令人无不为之深深沉醉。




艺术评论:曹天琦

艺术摄影:刘志强、张雪松

文字编辑:张雪松